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UTStarcom的广告牌

开车从深南大道经过,发现UTStarcom的广告牌没有了,于是找到同事拍的几张照片放在这里。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Merry Christmas to You

妆点一新的节日

平安夜的烟花

律动的音符

闹中取静

圣诞节,平安夜,蛇口,海上世界。这里的节日气氛很浓烈,灯火灿烂,浪漫的人们在这里尽情欢乐,身在人群中的一个,我竟然忘记了拍下那些欢乐的人们、那些浪漫的情侣、那些打扮的如化妆舞会一样的美女。从人群中走过,欣赏各种个样的人,欣赏准时燃起的烟花,欣赏这位闹中取静的画家和被画的人。

2006.12.27更新:

夜晚手持拍照时,因为光线暗,所以光圈和ISO都要大些才能保证不模糊,圣诞夜本来也抓拍了几张不错的场景,但回来发现模糊的一塌糊涂。按理说我用F2以下甚至F1.4的光圈呢,检查相机才发现原来ISO没有设置为自动,而是恒定200,难怪。

2006年12月24日星期日

数码相机的画幅和APS-C

买了数码单反DSLR Nikon D70s,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大部分DSLR和普通的135胶片单反机感光成像面积的不同,挑选镜头就成了很大的难题,特别是广角镜头。到底不同的原理是啥,选镜头时老看到APS-C,不明白,所以找了找资料总结如下。

135相机胶片上感光成像面积大约是24 x 36 mm。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都比一个135胶片小,成像区也小。而一般来说DSLR的又比小DC的大。通常把135照片的24 x 36叫做全画幅,而DSLR的感光元件的尺寸叫做DSLR的画幅。

例如Canon EOS-20D的画幅是22.5 x 15.0 mm,Nikon D70s的画幅是23.7 x 15.6 mm。APS叫做先进照片系统,是一种已经淘汰的摄影系统。APS胶卷有三种尺寸,C、H、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DSLR借用了这一标准,把接近C尺寸的22.5 x 15.0 mm和23.7 x 15.6 mm都大概叫做APS-C画幅。而EOS-1D和1DMkII的28.7 x 19.1 mm大概叫做APS-H画幅。现在也有先进的全画幅DSLR,例如刚刚在本月的《摄影之友》上看到的Canon EOS 5D就是全画幅CMOS (35.8 x 23.9mm)。通常有另外一个表示法,就是1.3倍/1.5倍/1.6倍,指的是全画幅对角线尺寸是该相机成像元件对角线尺寸的倍数。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Canon DSLR大约是1.6,Nikon大约是1.5。

终于明白了这1.5的来历,因为全画幅是DSLR的APS-C的1.5倍,在同样的焦距、同样的距离拍摄时,DSLR的APS-C自然拍到的范围小1.5倍。所以要想达到同样效果就得更广的、焦距更短的镜头了。

目前俺正在选择广角镜头中,基本有了意中头,等俺选定了再告诉你俺为什么选择那个镜头吧,呵呵。

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

冬至的晚上


今天是冬至,下班后在公司处理一天积压的邮件,由于一整天都在开会,明天到圣诞节可以休息三天。19点多了才约GaiGai去吃饺子 ,冬天的夜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走过ZTE的大楼,车里正好放着相机和借来的广角镜头,走到这个大楼前就想试试。等价15mm焦距,F14,曝光10秒。


和GaiGai吃饺子,吃了一份汤饺和一份非汤饺,聊天,正觉得没吃饱,想再叫点什么,服务员又上了一份羊肉饺子,显然多上了,但我们也没客气就吃了。吃饭时GaiGai的一只手。

2006年12月22日星期五

摄影基础学习笔记(2)

继续在迪派上学习:《摄影基本功训练》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

◎练习14 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参考:
(1)
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 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16,闪光灯的指数(GN)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
(2)
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即:GN÷距离=F

◎练习15 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 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
参考: 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 朝阳、夕阳和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 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练习19 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 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侧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塑造男人的刚毅,用弱侧光营造女性的温柔等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 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树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河、湖、海的水面等。
要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合适的曝光值进行曝光。

◎练习22 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 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 曝光要适当。
建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F5.6 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 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
参考: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使用胶片长时间曝光时要注意倒易律问题。

◎◎◎第四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 色彩表现
被摄体:具有红、蓝、黄、绿、白、黑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求:将以上颜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要准确表现出以上各种颜色的鲜明特征,色彩要要真实。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议:
1)注意冷暖色的表现;
2)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于用。

◎练习26 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27 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
参考: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28 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29 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五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0 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1/30秒。

◎练习31 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诸如灾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参考:现场拍摄要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小光圈F11F16F22,以获得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慢速快门1/81/41/2秒,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2 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宁静感 的构图方式。
建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要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3 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人物小景深。

摄影基础学习笔记(1)

喜欢摄影,但仅仅是业余爱好者和在门外的徘徊者,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初学者。当然一幅好的作品首先来自天生的灵感。一个人对色彩的感觉是天生的,对美的感觉也是天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吧。对于摄影而言,“天赋”是重要的。我也许并不具有这种天赋。不过没有天赋或天赋不高也没有关系,依然喜欢拍照。可能没有什么章法,拍出来的照片也许没有什么灵气,这些都不要紧。重要是自己拍得开心。但是,希望尽量减少失误,尽量争取拍得好一些。愿点滴的积累能使自己“熟能生巧”吧。

有空的时候,虽然不能出去亲手体验,坐在电脑前与其看那些无聊的八卦和凌乱的新闻,倒不如看看前辈的作品和经验的总结。在[迪派]看到这样的一篇总结《摄影基本功训练》很好,于是记下一二:

◎◎◎第一单元:基础训练◎◎◎

◎练习1 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 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 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2 单体对焦练习
被摄体:人物,静物,具有独特表情、色彩的人或物等。
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尽量用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开到F5.6最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3 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飞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练习4 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30秒~1秒。从1/30秒开始,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练习5 取景练习
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建议:尽量使用长焦镜头,望远镜头,大光圈。
注:此项训练也是构图训练基础的一部分。

◎练习6 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聚集清晰。
参考: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练习7 各种焦距镜头的熟练使用
要求: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建议: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
标准镜头: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缺少冲击力)
广角镜头: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 横、纵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
建议:
(1) 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 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 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4) 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 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议:
(1) 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 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 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 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议:
(1) 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 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广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 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 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 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求:画面要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不要布满画面和全部充满全画面都试拍,进行比较。
建议:使用三脚架。

◎练习12 S形、斜线构图
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主题要突出。
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

◎练习13 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体:任何均可。
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
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待续......

2006年12月19日星期二

工作和生活的改变

City Inn世界之窗店一角

从某天开始,工作不再繁忙了,不经常加班了,周末重新属于自己了,也不经常后半夜被电话惊醒了。曾经已经习惯了那样忙碌的日子,那样常常不按时下班,那样常常深夜2点被电话惊醒还得迅速让头脑清醒以便回答电话那头提出的一连串问题,那样3点钟跑到空荡荡的公司处理自己都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问题,那样常常要想着一两个月后要做好或者即将开始的事情……。相比之下现在要轻松很多,当然来自市场的压力没有以前那么的重了,倒不是每天做的事情少了很多,依然有一个一个的项目,依然会被要求做出很多承诺,但自己已经很坦然面对了。

从某天开始,生活变得空闲了,一下子觉得自己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晚上可以慢条斯理地做个饭吃,仔仔细细耐心地读一本很基础的技术书籍或者研究一个网站或者读本小说,去海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真正喜欢上了拍照片,虽然拍的很臭但还很喜欢卖弄。

也许这是一种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许这只不过是一种空虚,也许这只不过是一种失落,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如何面对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全靠自己放松的心。

2006年12月16日星期六

第一次羽毛球训练btw广角镜头

羽毛球虽然打了很多年,但水平一直停留在刚刚开始的样子:步伐凌乱、动作不到位、手腕没力。也许一直没人指导,每次打球纯粹达到了出汗、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目的。从十一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没有摸拍了,今天在GaiGai的邀请下混在他们的Club中练了一把,第一次感受了教练的训练。
开始热身时已经感受到GaiGai已非昔日的GaiGai,打的我前后场跑到处救球。教练指导练了两组前场劈杀和一组跑位救小球,我已经不行了,右腿已经开始发硬,估计明天起床后会痛,而且女教练说我杀球的力量象女子。看来,要想有两把刷子还得练。

一直也没有广角镜头,所以看别人拍的照片很是羡慕,看着自己用标头拍的那些PP没有一点冲击力,再查查自己想买的广角价格不是8k就是1w。终于从Frank那里借了个“Sigma EX DC 10-20mm f/4.0-5.6”,虽然是Sigma,光圈也不够大,但广角可是10-20啊。广角就是不一样,镜头口径都有77mm,而我的标头才52mm,镜片看起来鼓的象灯泡,而镜片却没有77mm这么大估计也就55mm,不解为何口径做那么大。下午去打球的路上顺便试了试,照片如下:

多日的阴霾后难得这么好的天,等GaiGai时对着天拍的 18mm


等GaiGai时拍的路边,一下子什么都拍进来了 11mm

2006年12月10日星期日

仙湖

最喜欢这种幽静的林间路,没有嘈杂的人群和车流,感觉整个林子和整条路都是自己的

仙湖的莲藕

植物园的林中

老杨昨天问我去哪里玩,我随口说去仙湖逛逛吧,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本来想早上很早就去的,我喜欢早上的清净和清晨林子中的雾气腾腾的样子,但老杨说起不来所以就让我9点左右给他打电话。依然是阴天间多云,但呼吸新鲜空气是很不错的感受。

我发现我最近拍的很多照片都是竖幅的,也许我更喜欢吧。

2006年12月6日星期三

夜色



还记得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夜色”这首歌。本来是邓丽君的甜甜的情意绵绵的歌声,而我更喜欢Rock版的,《告别的摇滚》为这首朗朗上口的美丽的歌词赋予了不同的配乐和歌声,赋予了一些豪放和深沉。虽然Rock了,但依然情深意绵。

夜色正阑珊
微微荧光闪闪
一遍又一遍
轻轻把你呼唤
阵阵风声好像对我在叮咛
真情怎能忘记
你可记得对你许下的诺言
爱你情深意绵

好多年没有听这首歌了,此刻突然想起这首歌,于是下载来听,好几个版本,邓丽君的原版,《告别的摇滚》的Rock版,还有其他歌手翻唱的,各有各的味道,但我还是喜欢《告别的摇滚》,喜欢咱们男子汉们唱出来的味道。

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

初次拍烟花

曝光时间1s, F/8

曝光时间2.5s, F/16

本以为拍摄烟花很简单,因为那些绚丽的色彩和光芒会自然地制造出很多照片的亮点,黑色的夜空会掩饰出纯净的背景,但实际试了才知道很难把握。按照从摄影手册学到的,对于拍摄黑色夜空中的烟花,自动对焦是不必要的,实际上也找不到可以聚焦的物体,所以用手动模式简单地设定焦点在无穷远处。很多教学例子都是使用B门拍摄的,因为不知道烟花能升多高,所以取景要松散些,而且还有技巧把几次爆炸的烟花拍摄进同一幅照片中,办法是在每次爆炸之间用一块黑色物体遮住镜头。因为是初次拍摄,我没有采用手册上那些技巧,也没有使用B门,因为手长时间控制快门怕把握不好,所以基本采用的是快门优先,但没有经验,常常过曝。我不明白的是上面第二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是第一幅的2.5倍,为何拍的尾巴那么短。也许是光圈用的太小,因此出现很多小星星?

左肩挎着摄影包
右肩背着三角架
走过横在深南大道的人行天桥
去拍烟花
烟花很美丽
当你看到烟花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烟花很短暂
你是否在它最美的时候用心欣赏
你是否在它逝去后依然留恋

2006年12月2日星期六

悠闲的一个周末

灯光下漂亮的房子
拍摄时光圈和时间控制的有些大了,所以拍的很明亮

漂亮的房子
拍摄时虽然很注意曝光时间,但局部还是过曝了

这个周末的今天过的很轻松,但也很井井有条和充实。早上睡到10点多才很懒地起床,一点都不饿,于是清洗干净,而且顺便把房间也收拾干净,由于本周保持的好,所以房子里只有少许灰尘。冰箱里还有充足的食物,中午没有做饭,只煮了两个蛋。餐桌上的那包龙井终于喝完了,于是想起朋友送我的那包粒粒香,终于忍不住拆开了。整个下午都端坐在书房看书喝茶,这本书一直看的很随意,所以已经看了很久还没看完。多喝茶水有个好处就是坐一段时间就得起身去一趟洗手间,也顺便活动了筋骨,所以在办公室也坚持多喝水很有好处。

一边看书一边写程序到晚上8点,远处响起欢乐谷的烟花的声音,于是决定今天去拍拍世界之窗的烟花。虽然每个周末都能看到那里的烟花,但从来还没拍过,还专门翻开John Hedgecoe的《全新摄影手册》温习了一下烟花怎么拍。可相机电池不太争气,在等待烟花的时间里才拍了两张建筑照片就没电了,于是就站在广场上欣赏了一把烟花就近吃了个KFC就回来了。

Google